网站地图 服务指南 校长信箱

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系列报道之四:安徽师范大学让暑期社会实践成为最生动的课堂 最有效的教育

发布时间:2009-12-17 来源:安徽教育网

中央16号文件的明确要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强调“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五四”前夕,胡锦涛总书记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同学们要“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这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著名的教育论断。广大学生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正是基于这些认识,安徽师范大学一直高度重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把它作为落实16号文件精神、推进实践育人的重要环节抓紧、抓实、抓好。 点面结合,实施“一十百千万”计划

为了保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面和实效性,安徽师范大学将活动纳入学分制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一十百千万”计划,分五个层次组织大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它的主要内涵是:每年暑期学校都要成立一个暑期志愿服务总队,十五个学院分别成立学院志愿服务分队,全校成立百支志愿服务重点团队,生源集中地区成立上千个志愿服务小组,其余万名学生回乡就近就便开展社会实践。为了推进实践活动扎实有效的开展,学校还对所有的实践团队提出了“六个有”的活动要求,一是有活动方案,二是有指导老师,三是有实践日记,四是有调查报告,五是有活动总结,六是有宣传报道。“一十百千万”计划做到了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目的是让更多的学生在社会服务中受教育、长才干。以2009年为例,学校共建立77个社会实践基地;设立164个团队,其中3个国家级重点团队;全校15936名同学参与,占全校在校学生总数的:99.6%。服务地点2710个。媒体报道502篇次,其中省级以上251篇次。

优化机制,推进“五化”建设

在“一十百千万”计划的基础上,为了确保活动的深入持久,安徽师范大学又及时提出了项目化、社会化、基地化、全员化、品牌化的实践活动“五化”建设机制。“项目化”解决了活动的针对性问题,学校“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 益”的原则,采取项目立项招标的方式,每年都要根据社会需要和学校特点,发布一批暑期社会服务项目,各学院和团队自行申报,学校择优安排并给予经费支持。“社会化”解决了活动的资源问题。为了弥补学校经费等资源的不足,学校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推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仅2009年,学校便募集社会资金50余万,其中联合国官员刘达政先生每年支援学校3万美金,设立“大学生社会活动爱心基金”,专项用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化”解决了活动的可持续问题,为了让学生一到暑期就有地可去、有事可做,学校先后在省内外的农村和社区建立了77个社会实践基地,彻底改变了以往活动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状况,推动活动长期可持续发展。“全员化”解决了活动的服务水平问题,学校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当作全员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建立了完整的活动指导教师队伍,并形成了配套激励和约束机制,仅2009年,学校就有181名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实践。活动期间,全体校领导亲赴一线看望和慰问社会实践团队的指导教师和志愿者,实地调研活动的育人成效。“品牌化”解决了活动影响力的问题,学校发挥自身优势,整合校内资源,形成整体效应,打亮活动品牌。近年来,学校主要围绕“五四爱心学校”、“平民电脑学校”、“江淮环保行”、“江淮普法行”等重点主题,营造了声势,做出了实绩,形成了特色,产生了影响。

立足教育,坚持“五个结合”

一是与时政教育结合。近年来该校先后围绕“践行三个代表”、“永远跟党走”、“青春建功新农村”、“我为奥运添光彩”、“践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主题,深入开展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共奋进。二是与国情教育结合。通过深入社会、深入基层,先后开展了“改革开放30年城镇居民生活变迁”、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建设成就、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等社会调查,同学们既切身感受到改革开放给城乡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看到了城乡和区域差距,增进了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加深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直观认识,也更加明确了自身的责任和使命。三是与专业教育结合。同学们利用所学专业为社会服务,开展了“马鞍山社区自治与城市公共治理机制”、“合肥城乡养老观念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芜湖及其周边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徽文化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