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服务指南 校长信箱

跟总书记学习改文风

发布时间:2015-01-07 来源:求是网

文风问题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更是党风的集中反映。对一个执政党而言,文风的问题不仅决定其影响力、号召力,甚至还决定党的执政力和凝聚力。

2010年5月12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作了关于改进文风的重要讲话,深刻指出,“党的历史经验证明,文风不正,危害极大。它严重影响真抓实干、影响执政成效,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耽误实际矛盾和问题的研究解决。不良文风蔓延开来,不仅损害讲话者、为文者自身形象,也降低党的威信,导致干部脱离群众,群众疏远干部,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群众中失去吸引力、感召力、亲和力。”

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文风问题,是党的作风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该率先垂范、勉力而为,克服“长、空、假”的不良文风,弘扬“短、实、新”的优良文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在文风上作出了表率和垂范。

通过深入学习,我感受最深的是,总书记的讲话思想深刻、朴实生动、情真意切,深入浅出,富有哲理,说的是老百姓的话,讲的是老百姓的事,不是官样文章,具体鲜明地体现了我们党的优良文风,广大干部群众愿意听、听得进,听得懂、记得住。

一、文风与党风相互关联,密不可分

大家知道,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中央领导专门谈改进文风问题,这还是第一次。我个人理解是:中央领导专题讲文风,一方面体现了中央对改进文风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不良文风已经严重影响到党风建设。要端正党风、文风,须从党内开会、讲话、写文章、发文件这些具体工作入手,反对“长、空、假”,倡导“短、实、新”,实质上就是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文风体现学风作风,反映党风政风,影响民风和社会风气。文风的好坏不单纯是指写文章、作报告的风格,它在更大程度上体现出执政党的执政作风,以及由此涵养、引导出的主流社会风气。

一个政党的文风,是其党风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政党精气神的集中体现,是其密切联系群众、制定国家方针政策最直接、最直观的折射。我们党在政治生活中,从来没有把党风、文风、学风截然分开,而是倡导党风、文风、学风的一致性,且与国家道德精神互相关联。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理所当然地把保持自身优良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作风,视为对国家、民族、社会的一种高度严肃的使命担当。深入分析当前文风存在的问题,深刻理解文风与党风之间的密切联系,在不断改进文风的基础上,坚持优良学风,培养勤勉作风,培育高效政风,创造和谐民风、锤炼优良党风,有助于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升党的执政水平。

二、当前文风存在的主要问题

习近平同志在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就曾对一些干部文风提出批评:“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体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

“说不上去”、“说不下去”、“说不进去”、“给顶了回去”,十分形象地揭示了当前一些干部讲话中存在的问题。干部讲话,体现的是作风、文风。这些说话中存在的问题,折射出的就是文风中存在的问题。我体会,这些问题主要有:

一是文风漂浮,形式主义严重。形式主义为“四风”之首。长期以来,我们有的同志热衷于开会、发文件、提口号,好大喜功、急功近利,追求上电视、登报纸,为了所谓“政绩”,做表面文章,报喜不报忧,甚至闭门造车,弄虚作假。有些简报、总结、报告沿袭固定的格式和套路,公文式语言盛行,动辄就是 “重要性”、“必要性”、“创造性”,成为严重的形式主义,群众深恶痛绝。

二是思想僵化,缺乏沟通共鸣。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我们有的同志讲话、报告思想滞后、观念陈旧,感觉迟钝、手法僵化,套新概念又无新内容,有“声度”而又缺深度;还有的是懒汉写手,惯性思维,不管多重要的讲话材料,全是程式化写作,一条生产线出来,不出彩,不出新,不用心,不动情,以一种 “局外人”的心态复制粘贴、照搬照抄,文章缺乏吸引力、感染力。

三是贪大求长,热衷空谈说教。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同志一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话,警醒世人。可是,我们现在的不少文章、讲话、报告,仍然是洋洋洒洒数千字,“干”货不多,水分不少;有的讲话游离主题、言之无物;有些报告拖泥带水、东拼西凑;有的总结、报告爱用“硕果累累”、“成绩斐然”等大而空的溢美之词,令人生厌。令人费解的是,仍有不少领导喜欢长篇大论,总怕写短了讲少了,体现不了重视,显示不了水平。

其实,一篇文章的水平主要体现在新思想、新观点、新见解等这些创新点、启示点上,而不是体现在篇幅长短、文字多少上。特别是在当前节奏加快、信息海量的情况下,很多人长文章看标题、短文章浅阅读,文章变短是大趋势,短信、微博、微评、微信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四是官腔官调,拒人千里之外。我们党的干部是人民公仆,不能凌驾于人民之上。可是我们的一些讲话材料,居高临下,无端发老爷脾气,轻率板着脸训人,来自群众、来自基层、来自生活的鲜活事例、生动语言少而又少,摘抄式、拼凑式、剪刀加浆糊式的文字材料泛滥成灾。这些内容浮躁、夸夸其谈的讲话、报告、文章,用概念化语言取代鲜活生动的写作方式,不但不能反映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还助长了不良文风,损害了党风政风,带坏了学风和社会风气,疏远了党和群众的关系。

三、文风问题存在的原因

具体来说,主要有:

一是缺少群众观念。文风紧连着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涉及到对待人民群众的情感问题。有的机关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官气十足,总认为自己高人一等,不深入基层,不深入群众,不知道群众所想所盼,对群众的合理诉求麻木不仁。碰到问题推三阻四,解决问题敷衍塞责,作决定、办事情不是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而是只想讨得个别领导的欢心。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有的人还喜欢以领导者自居,喜欢站在群众之上发号施令,遇事不愿意同群众商量,这实际上是一种狭隘的宗派主义倾向,也是一种最脱离群众的危险倾向。”深入群众,向群众学习,自然会拥有坚固的群众基础,体现在文风上是语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而脱离群众,远离实际,与现实格格不入,体现在文风上,自然是语言干瘪,自拉自唱,百姓自然不买账。

二是缺少深刻的思想观点。讲话、报告、文件等重要文字材料的灵魂是思想。没有深邃的思想、新颖的观点,这些材料充其量是没有生命的躯壳。有些干部平时不注重学习,缺少理论素养,缺少调查研究,缺少思想火花,讲话写文章自然了无新意,缺少筋骨、没有生气;而有真切发现、有精辟观点的讲话文章,自然能够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深度决定文章深度,也决定着文风。

三是缺少讲真话的勇气。讲真话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起码要求,也是一个共产党人的基本素质。讲真话,讲有思想、有新意的话,讲明白、管用的话,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为什么有些领导干部讲不了真话?缺乏讲真话的勇气是一个原因,缺少对客观世界的精准见解是另一个原因。心里没底,眼中无物,笔下无意,口中无词,遇事说不出个子丑寅卯,又何来真话可言?

四是缺少党性修养。文风能够体现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一个有很好党性修养的领导干部,其文风自然朴实清新、鲜活生动;相反,一个党性修养差、喜欢搞花架子的干部,其文风自然是空话连篇、华而不实。文风体现出党员干部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力,也体现出党员干部自身的工作作风和行事风格。

四、拿出真招实措,力改文风弊端

领导干部如何改进文风。习近平同志提出,需要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学习。学习什么?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以此作为政治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学习新知识,了解新事物,不断拓宽视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力的东西,充分合理地继承和运用。理论功底扎实了,知识积累厚实了,肚子里装的东西多了,才能厚积薄发,言之有物、深入浅出地讲话、写文章。二是增强党性修养。坚持以德修身,努力成为高尚人格的模范,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讲出的话、写出的文章人们才愿意看、愿意听。如果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台上台下两个形象,圈内圈外两种表现,即使讲得天花乱坠,也不会有人相信你。

如何理解好、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进文风的重要讲话精神,我有以下6个方面的思考:

一是坚持“三贴近”,倡导生动文风。“贴近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