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服务指南 校长信箱

“阳光”下的考试——中国确保人才选拔公平公正

发布时间:2009-06-08 来源:新华网

“越临近考试,越能听到一些传言,包括哪个同学有特殊渠道能上某所高校”,即将参加高考的吉林市考生徐家彬笑着说:“但家人都劝我不要相信这些,绝大多数人的去向都符合分数越高学校越好的规律。” 7日,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即将举行,作为中国政府举办的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考试,尽管今年报名人数约比上年减少3.8%,但作为中国人才选拔和流动的重要途径,高考仍被赋予其特殊意义。

正由于其特殊,试图通过考场舞弊获得“捷径”,甚至运用所占有社会资源进行“暗箱”操作,也日益成为高考绕不过去的话题。

其中,作弊工具就从无线电耳机、作弊眼镜、短信笔,一直发展到带有无线摄像传输功能的纽扣和只有米粒大的耳机。有人戏称,作弊工具将来还有可能“武装到牙齿”。

而罗彩霞被冒名顶替、浙江高考航海模型加分测试等事件,既凸显出高考在技术层面亟须改进,同时也暗示了更大的风险:底层青年向上流动通道的淤塞。而阶层流动正是衡量一个社会正常与否的重要指标。

“为了上千万考生的公平,这项考试必须万无一失。”负责高考具体实施工作的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接受专访时表示。

今年,北京在高考期间将首次正式运用无线电监测手段,专门盯防各种“高科技”作弊。北京市无线电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高考时北京将至少派出5辆监测测向车上路巡查,与布控在全市的9个固定基站一起搜寻无线电作弊信号。

据福建高招办主任林其天介绍,为杜绝高考舞弊现象,福建省今年也将加大对考点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实行网上巡视监控制度,加强对考场监控。同时,与公安、无线电管理等部门配合,查处打击利用现代化通信手段团伙作弊行为,对互联网有害高考信息及时进行封堵、删除。

中国从2005年起开始实施的高校招生“阳光工程”,为解决“暗箱”操作相关问题提供了平台。这一工程要求招生政策、高校招生资格及有关考生资格、招生计划、录取信息、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重大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全部公开。

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姜钢介绍,近年来,教育部会同有关方面对各地加分政策提出明确要求,清理并规范高考加分要求,包括加分的项目、分值以及使用范围;要求各地有关部门和高校按照“阳光工程”要求,对符合加分条件的考生进行审核并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每个考生的加分资格真实有效。

不仅是高考,各种类型的社会考试同样肩负着人才选拔的功能。在中国,除高考外,中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注册税务师资格考试等都将在6月进行。

“尽管存在着试题泄密、替考和证书含金量下降等现象,我仍然相信在中国现有体制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依然是最有效的方式。”2008年高分通过司法考试的吉林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熊琳说。

各种考试也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保证人才选拔的公平与公正。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不仅加大了对舞弊考生的惩处力度,要求招生单位对作弊考生取消其所有考试成绩,同时要求高校及其教职工不得举办、参与考研辅导班和编写考研辅导书籍或资料,禁止考研辅导活动进校园,对非法举办者予以坚决查处。

同时,相关具有选拔性的考试,如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和职称外语考试等也在近年内陆续发布一系列规范措施,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举行。

“现在,许多考试都不再是一张考卷,考生要通过初试、复试、笔试、面试等许多关,笑到最后的人都具备很强的综合素质。”熊琳说。

在社会对知识需求日益严格的今天,包括高考在内的各种考试与选拔,给较低社会阶层实现向上流动提供了可资利用的机会,甚至几乎成为他们获得教育或自我提升的“独木桥”。保证这座桥梁的畅通,恰是保障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

而徐家彬关心的,只是如何在高考中向法学专业的目标更进一步。“高考并不只是一场考试,备战的时间里,我的心态也慢慢成熟。”他说,“至于结果,那是水到渠成的。”(参与采写记者:牛琪 刘景洋 孟昭丽 康